学长组建学习搭子团,带40余名学弟学妹全员进步

时间:2025-05-20 来源:三湘都市报 责编:梁媛 编辑:唐翌殊

分享到

在长沙理工大学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102室内,每周都能见到30多名学生围坐讨论的场景。这个名为“沐风”的学习小组由该校研三学生郭端格发起,两年多来以“互助学习”模式帮助成员实现学业突破——团队平均成绩跃升30%,6人成功推免至“双一流”高校,5人考研上岸,更有10余名“准工程师”。

学习搭子,从个人辅导到组团学习

2018年进入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的郭端格,本科期间便展露学术潜力。2022年8月1日,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他注意到,不少学弟学妹在专业课程上存在困惑。“起初是零散答疑,后来发现系统化辅导更有效。”在辅导员支持下,郭端格通过年级群发起倡议,将分散的求学者凝聚成学习共同体。

区别于传统“学霸带教”,“沐风”团队采用“学习搭子”模式。团队涵盖大二至研一跨年级学生,既有专业排名前5%的“尖子生”,也有基础薄弱的后进者。“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。”郭端格表示,团队会根据成员特长分配辅导任务,例如让擅长编程的学生讲解MATLAB应用,而理论扎实者则剖析电路原理。郭端格还会为每位成员建立学习档案,结合课程进度、薄弱环节制定“闯关计划”。针对考研群体设置“百日冲刺”专题,对计划就业者则加强工程实践训练。

除了已经毕业的7名成员,团队目前还有30余人,固定每周进行一天集体学习,日常则通过线上群组实时答疑。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,让不少同学都感慨“以前觉得学习是苦差事,现在发现弄懂原理的过程充满乐趣。”

相互带动,进步是水到渠成的旅程

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电网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102室,见证了团队无数个奋斗的日夜。墙上悬挂的“知识树”图表记录着成员们的学习轨迹,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推导留存着思维碰撞的痕迹。在这里,团队成员们曾为一个电磁场方程研讨至深夜,也曾在攻克智能电网课题后欢呼雀跃。

“环境对学习状态的影响超乎想象。”郭端格表示,当周围的人都在专注研究时,你自然会被带动。而这种氛围催生出显著成效,团队成员平均成绩跃升30%,6人成功推免至“双一流”高校,5人考研上岸,更孕育出10余名“准工程师”。

责编:梁媛 编辑:唐翌殊

来源:三湘都市报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